“云”出韶關之陽,“數”聚粵北大地。5月28日,首屆“東算西數”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算力產業大會在韶關召開,行業內頂尖專家云集,共同探討算力產業在中國的發展潛能和無限未來。韶關以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為契機,充分發揮本地自然資源、工業基礎優勢,吸引了眾多企業的目光。其中,浪潮、華為、中能建、騰訊、快手、中國電信、萬國數據等30個重大項目在會上集中簽約,數據中心項目總投資額逾1200億元,可謂前景廣闊、大有可為。今天的韶關,正全力在數字經濟賽道上加“數”前行!
俗話說,栽下梧桐樹,自有鳳來棲。
想要讓更多“鳳凰”來韶落地生根,全市上下務必下大力氣栽種“梧桐樹”,打造良好的產業生態與營商環境,不斷吸引更多更加優質的大數據企業落戶韶關?! ?/p>
加強謀劃規劃力度,助力企業扎根發展。目前,我市已圍繞韶關數據中心集群建設啟動編制了一系列規劃,以規劃為引領,統籌推進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等工作。各級、各部門要用好用活各類優惠政策,聚焦企業入駐、運營、補貼等方面,打好減稅費、降成本、優服務的組合拳,營造惠企政策沃土,為優質企業扎根韶關提供良好平臺?! ?/p>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松土施肥”。算力的發展需要充足的電力供應,基于適宜的氣候環境和豐富的可再生資源,韶關被選為算力樞紐節點城市。要做好算力加速發展的后勤保障,全面鋪開全域風光電開發,進一步摸清市域風、光資源稟賦,加快重點風、光伏發電站開發建設,拓展我市新能源開發潛力,大力推進調節性電源建設。要積極推動實施源網荷儲一體化、多能互補項目建設,利用風電、光伏發電與已有常規電源靈活性改造后“打捆”送出,實現多能互補,為算力基礎設施長期穩定運行提供充足的動力支持,為大數據產業企業的穩步發展保駕護航?! ?/p>
加強人才培養輸出,為企業提供人才保障。立足為企業深度參與灣區建設,在基礎性、民生性、引領性領域謀劃人才儲備。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強與國內高校的聯系,著力引進大數據產業人才、教研資源。鼓勵本地院校新增、優化大數據產業相關專業,通過校企合作采取“訂單式”等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大數據產業企業技能人才培養和輸送的精準性及有效性,滿足大數據產業上下游發展的需要,為韶關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p>
只有我們搶抓機遇、再接再厲,持續為算力產業創新發展搭建“大舞臺”,一定能把韶關打造成吸引大數據科技創新成果有效轉化的“強磁場”,為實現韶關“六新六化”目標任務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力”。